饮食篇,这一篇我先把要点写在前面:
明确每日碳水、蛋白、脂肪的总量后,将碳水分配到三餐与加餐,避免血糖骤升;
学会用薄荷APP查询每种食物的碳蛋脂含量与热量;
别因为学校或办公室没秤就胡吃熬煎,先用假期买个克数秤,训练目测食物重量;
外卖并非减肥死敌,只要避开油炸烧烤,多点常规炒菜,不吃油浸菜,沙县小吃这类“饭是饭,肉是肉”的反而靠谱;
鸡腿必须去皮,肥肉、肉皮、油浸菜这类“摄入额外脂肪”要坚决剔除;
碳水按 3:4:1:2 比例分配给早餐、午餐、加餐、晚餐,蛋白质可按 2:4:2:2 或 2:3:1:3 分配,晚餐离睡眠近,碳水要最少;
脂肪若是外卖,由其油量大可不用另算;若在家做减脂餐,你需要一些脂肪,完全不吃反而错误;
知道自己每天到底吃了多少克,才能在减肥路上不迷路。
碳水:2.0g × 体重 (kg)
蛋白:1.6g × 体重 (kg)
脂肪:0.4g × 体重 (kg)
那么碳水≈120g、蛋白≈96g、脂肪≈24g;总热量≈(120×4 + 96×4 + 24×9) = 1680 kcal。具体依据可参考第二章热量计算方法。
早餐 3 份(占全天碳水的 3/10)
午餐 4 份(占全天碳水的 4/10)
加餐 1 份(占全天碳水的 1/10)
晚餐 2 份(占全天碳水的 2/10)
为何要这么分?
早餐需要足够的碳水来唤醒血糖,维持上午活力。
午餐是体力最充沛的时段,碳水需求量最大;
加餐给下午补充能量,防止血糖骤降带来暴饮;
晚餐离睡眠近,碳水留得越少,越不易在夜间转化为脂肪。
方法一:早餐 2 、午餐 4 、加餐 2 、晚餐 2
方法二:早餐 2 、午餐 3 、加餐 1 、晚餐 3
蛋白质分配更灵活,但原则是全天保持充足、均匀,才能防止肌肉流失并延长饱腹感。
若吃外卖,外卖菜肴本身油量较高,一天的脂肪需求基本够用,不必额外加黄油、坚果;
若在家做饭,每天摄入 0.4g/kg 脂肪足矣,可选橄榄油、牛油果或鱼油等优质脂肪,绝不能全断油,否则会引起激素失衡与皮肤干燥。
下载并注册薄荷营养成分数据库
安装后打开“食物搜索”,输入“米饭”、“鸡蛋”、“鸡腿”、“西兰花”等关键词。
选择最贴近的条目
比如想查“中等硬度米饭 100g”的碳蛋脂含量,先选择“主食→米饭→白米饭(硬)”,看营养数据:
碳水约 27g、蛋白约 2.8g、脂肪约 0.3g;热量约 130 kcal。
记录常见食物的“每 100g 碳蛋脂”
可以自己写个记事本,记下你常吃的食物碳蛋脂比例。
鸡腿(去皮)100g: 碳水 0g、蛋白 24g、脂肪 4g
瘦牛里脊 100g: 碳水 0g、蛋白 20g、脂肪 3g
鸡蛋(一个 50g): 碳水 0.3g、蛋白 6g、脂肪 5g
西兰花 100g: 碳水 7g、蛋白 2.8g、脂肪 0.4g
通过薄荷APP估算一餐的摄入量
比如你准备吃一碗米饭(大约 150g),打开“米饭”条目,勾选 150g,即可看到碳水约 40g、蛋白约 4.2g、脂肪约 0.5g、热量约 195 kcal。
通过一两周不断记录,你就能在心里大致估算:一碗米饭大概是 40g 碳水、200 kcal;一块去皮鸡腿大概 120g 肉、28g 蛋白、9g 脂肪;一份沙县扁肉干拌面大概 80g 碳水、20g 蛋白、10g 脂肪。
许多人抱怨:在学校食堂、公司食堂,没法随时用厨房秤精确称重。这时,你应该:
利用假期时间,买一个 克数秤,开始训练目测。
随机称常见菜品、碗碟:例如先把饭盒里装满米饭,用秤量出 200g,常见 200g 米饭可以在碗中看到的“大概量”;
记住桌上那碗米饭的高度与碗口距离、那份炒菜堆起来的厚度、那块肉排大约是多大。
一旦训练几天,今后在食堂点餐时,就能大概判断:这个盒饭里大约有 250g 米饭,这盘菜大概 150g 肉、50g 蔬菜。
不要再盲目猜“我随便吃点儿,总差不到几个克”,那差的几个克,加起来就是你减肥进度的全部。
外卖综合平台琳琅满目,你只要记住两个原则:
原则一:绝对不碰油炸、烧烤。
油炸鸡、烤串、煎饼果子、炸酱面都要果断划掉。
因为这类食物的“隐藏脂肪”极高,一份外卖足以抵消你一天的脂肪和热量配额。
原则二:选那种“饭是饭、菜是菜、肉能选的”店。
沙县小吃、兰州拉面这类,主食和配菜分明。
你能精准点出“鸭腿饭+青菜少油炒+米饭”,去掉鸭腿皮后就可以把碳蛋脂大致对齐。
示例:
沙县扁肉干拌面:
面条 150g → 碳水 45g、蛋白 10g、脂肪 8g;
扁肉 80g → 碳水 0g、蛋白 12g、脂肪 6g;
半份青菜 → 碳水 5g、蛋白 1.5g、脂肪 0.2g。
总计:碳水 50g、蛋白 23.5g、脂肪 14.2g;热量≈ (50×4 + 23.5×4 + 14.2×9)= 50×4 + 94 + 127.8 ≈ 415.8 kcal。
油焖春笋+蒜蓉空心菜+去皮鸡腿饭:
春笋 100g → 碳水 5g、蛋白 1g、脂肪 0.2g;
空心菜 100g → 碳水 3g、蛋白 2g、脂肪 0.4g;
去皮鸡腿 120g → 碳水 0g、蛋白 28g、脂肪 4g;
半碗米饭 100g → 碳水 27g、蛋白 2.8g、脂肪 0.3g。
总计:碳水 35g、蛋白 33.8g、脂肪 4.9g;热量≈ (35×4 + 33.8×4 + 4.9×9) = 140 + 135.2 + 44.1 ≈ 319.3 kcal。
有了这两套示例,你只要记住“主食+青菜+去皮肉”的黄金组合,外卖也能吃得明明白白,不用担心油量让你崩盘。
肉类是最常见的蛋白来源,但大部分人吃肉时不去皮,结果一碗下去脂肪就占一半。
鸡腿、鸡翅、鸡胸,要先去皮。
鱼皮、猪皮、鸭皮都要撕掉。
只有肉的纤维和少量脂肪留在里头,才能保证高蛋白、低脂肪。
专业解析:
鸡腿(去皮)100g,脂肪约 4g;
鸡腿(带皮)100g,脂肪可达 8~10g。
去皮后,蛋白质量不变,但脂肪砍掉了近一半。为了目标身材,请忍住“皮脆肉嫩”的诱惑,等你瘦下来,全身线条出来,那颗皮就只会让你倒退。
用小秤称每次吃的主食(米饭、面条、馒头)重量、菜量(炒菜、炖菜)重量、肉量(鸡腿、牛排)重量;
把每餐在薄荷APP里一一登记:XXX 食物,XXX 克。记住最常吃的几种饭菜,将数据搬进你的脑子里;
一周后,你会发现:一碗看着不大的米饭大概在 130~180g 之间;一碟青菜大约 80g;一块去皮鸡腿重约 120g。这些经验值,让你以后点餐时“心里有本账”,不用刻意称重也能大约判断。
对着同学桌上的焖面,想想自己曾经称过 150g —— 下次就把那份面条大致装到 150g 的“距离”;
餐托里那盘红烧肉看着 5 块,想想之前(150g)的肉块堆起来大概就是那样。
等你习惯了,不必每顿都称,随心所欲地走进食堂,也能给自己留出“碳水 40g、蛋白 25g、脂肪 5g” 的误差范围。
以体重刚刚的数值为例,总量为 碳水120g|蛋白96g|脂肪24g。
早餐(碳水 3 份=36g|蛋白 2 份=19.2g|脂肪 24g×0.4=9.6g)
例:一碗 130g 软米饭(碳水≈32g、蛋白≈3.6g、脂肪≈0.4g)
加一只水煮鸡蛋(蛋白≈6g、脂肪≈5g)
加 40g 瘦牛肉(蛋白≈8g、脂肪≈1g)
再略微加点橄榄油拌青菜(脂肪≈2g、碳水≈2g、蛋白≈1g)
合计≈ 碳水36g、蛋白18.6g、脂肪8.4g
午餐(碳水 4 份=48g|蛋白 4 份=38.4g|脂肪 9.6g)
例:一碗 180g 硬米饭(碳水≈54g、蛋白≈5g、脂肪≈0.6g)
100g 去皮鸡腿(蛋白≈24g、脂肪≈4g)
100g 清炒西兰花(碳水≈7g、蛋白≈3g、脂肪≈0.4g)
30g 荞麦面(加餐或午后食用,略微调配)
合计≈ 碳水≈48g、蛋白≈32g、脂肪≈5g
加餐(碳水 1 份=12g|蛋白 2 份=19.2g|脂肪 9.6g)
例:一杯低脂酸奶(300ml,蛋白≈10g、碳水≈15g、脂肪≈5g)
半根香蕉(碳水≈12g、蛋白≈1g、脂肪≈0.2g)
合计≈ 碳水≈27g、蛋白≈11g、脂肪≈5.2g(略高出,加以微调或缩减香蕉重量)
晚餐(碳水 2 份=24g|蛋白 2 份=19.2g|脂肪 9.6g)
例:一碗 90g 软米饭(碳水≈23g、蛋白≈2.5g、脂肪≈0.3g)
100g 瘦里脊炒青椒(蛋白≈20g、脂肪≈2g、碳水≈4g)
半碗紫菜汤(碳水≈3g、蛋白≈2g、脂肪≈0.1g)
合计≈ 碳水≈30g、蛋白≈24.5g、脂肪≈2.4g(可用少量坚果或橄榄油补足脂肪)
这样一天下来= 碳水≈144g、蛋白≈85g、脂肪≈25g,总热量≈ (144×4 + 85×4 + 25×9)= 576 + 340 + 225= 1141 kcal。
实际目标仍需与基础代谢、活动量、TDEE 配合微调,但这个框架足以让你不再怀疑自己是否在超量胡吃海塞。
防止血糖骤升
三餐碳水均衡分配,避免一顿吃完米饭马上就攀上血糖高峰。血糖峰值过高会引发胰岛素分泌狂飙,导致葡萄糖快速转为脂肪,进而肥胖加重。
保持全天饱腹感
HRT人群激素会导致体力低,所以更需要合理给碳,早上吃 3 份碳水,上午精力充沛;加餐 1 份碳水,下午不会因为能量不足而狂吐垃圾食物。晚餐碳水压得最少,则避免深夜餐后身体“还在燃料堆里加柴火”而导致脂肪囤积。
蛋白质均匀供给
全天保持稳定的蛋白摄入,可在减脂期保护基础代谢(肌肉量),防止身体因热量缺口过大而分解肌肉当燃料。
脂肪不必死磕0摄入
完全无脂饮食会让你丢失必需脂肪酸,引起肌肤瘙痒、激素更混乱、饥饿感暴增。外卖本身就有大量脂肪,若在家做饭,只需适量加入优质油脂即可。
假期买个克数秤,称常吃的一碗米饭、一份鸡腿、一根香蕉各自多少克;
在薄荷APP里逐一录入,或者记在手机记事本;
整理出你常吃食物的每 100g 碳蛋脂数据,方便以后快速查阅。
按照第二章公式,计算出每日目标总量(碳水、蛋白、脂肪)。
拆分成早餐/午餐/加餐/晚餐四个部分,使用 3:4:1:2 或 2:3:1:3 等比例。
将各部分所需克数换算为常见菜品的重量。例如早餐要 36g 碳水,你就选 150g 软米饭;要 19g 蛋白,你就选一只水煮蛋加 40g 瘦猪肉;脂肪 9g,用 10g 橄榄油即可。
避开油炸/烧烤:炸鸡、烤串、杯面、油饼一切在外卖里重油重盐的坚决绕行;
点“沙县”“蒸菜”“清蒸鱼”:只要是明码标价、主食主菜分明,一目了然;
询问店家少油少盐:不少店家只要你开口,就可以少放油;
重点选“饭+去皮肉+青菜”:米饭大约 150g,去皮鸡腿 100g,青菜 80g 做到“三分五分底”。
用电子秤先称主食和肉类:例如煮 100g 生米饭、煎 120g 去皮鸡腿,确保碳蛋脂精准;
蔬菜随意称 50~100g:绿叶菜含碳极低,想吃随心;
脂肪用一大勺橄榄油或植物油:15ml≈13.5g,9 kcal/g,约 120 kcal。
每周隔天记录一次体重与体脂,结合镜子前的身材变化;
若发现血糖餐后波动大、下午疲倦,要检查碳水比例是否过高;
若长期腹泻或便秘,检查饮食纤维是否足够(蔬菜水果要补齐);
若肌肉流失严重、力量下降,要适度提高蛋白摄入到 2.0g/kg,并加大无氧训练。
不要觉得称食物,记体积麻烦,事实上只要你去记上2-4周,你就不再需要记了,因为正常的饮食计划你已经养成习惯了,按照昨天的食量去吃,就成了!不求快只求稳,一周1kg,一个月4kg,这种速度需要留出1000卡的缺口,还容易造成皮肤松弛,除了大基数以外没必要,每周0.5kg/每个月2kg,对于小基数来说,半年可以蒸发12kg,而这12kg是脂肪为主肌肉为辅,会明显让你看起来轻盈一大圈,减肥这种事情不能死看数据,身材变化更加重要!
不要把晚餐随便吃
晚上离睡眠近,血糖上升后无法及时消耗,易直接转为脂肪储存。不必“绝对不吃碳”,只需“最少吃碳”。
脂肪不是敌人,脂肪摄入要适量
一天 0.4g/kg 的脂肪配额,外卖里本身油量若充足,可自行减少;若在家做,确保用优质植物油或鱼油,绝不全断油。
肉必须去皮,肥肉要警惕
任何带皮的炸鸡、烧烤、卤猪蹄都尽量绕道而行,留给自己一天 0.4g/kg 脂肪名额;瘦肉和去皮鸡腿能够提供足够蛋白,足够好吃,也不会给你过多负担。
主食分量要精准
一碗米饭 150g、两片全麦面包、大约 80g 红薯、130g 燕麦粥,这些量都要心里有数。如果实在在食堂不能精准拿捏,就先在假期训练目测。
外卖大份量、隐藏油量要谨慎
点面皮、炒米粉、盖浇饭时,一定把米饭量控制在 100~120g,肉丝、鸡丁这些菜80~100g,青菜随意,但绝不能让油浸菜、炸鸡这类“高脂选项”抢占热量配额。